市委 市人大 市政府 市新闻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  
首页 本馆概况
  本馆动态
  读者服务
  共享工程
  特色馆藏
  绿色瓷城
首页 >> 图片
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线上专题推介(五)——从童书绘本看人生姿态与文化传承
发布日期:2021-11-27 15:44:02 浏览次数:342 字号:[ ]

 

青春期常会遭遇许多挫折和困惑,传统文化发展至今也难免遭遇瓶颈,而此时当代青少年该如何重拾信心,传统文化又该如何避免束之高阁的命运,现实与出路,是二者间绕不开的共同的难题。而这一切,您或许能从本期推荐的绘本童书中得到些许启示。

《小满》

 

每一个孩子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,青春期所特有的纯粹、饱满、梦幻般的思绪,总是有着因为智力、家境、外貌等个体间与生俱来的不同所带来的或明或暗的底色,由此所产生的诸如自卑、迷惘、傲慢、挫败......成为成长路上必然要淌过的泥泞,这就是女孩小满要面对的现实人生。

 

推荐语

 

《小满》是李东华“致成长•焰火”系列之一(长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)。这是一本关于爱与责任、善与温情的少年成长小说。小满,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名字,也是故事的主人公。生活中的她中考超常发挥,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重点高中,而她的好朋友邱冰轮却意外地名落孙山。为了筹集学费,小满在暑假去肯德基打工,遇上了自己的同学,发现好朋友的男友已经弃她而去。自己的家庭也节外生枝,父亲失业,奶奶与妈妈爆发家庭“战争”而回到老家。小满一边心系朋友,为朋友担忧;一边又牵挂奶奶,回到老家照顾奶奶。没有想到,在这里意外遇见了一直心仪邱冰轮的富家子弟汪诗帆。

 

围绕坟地的搬迁,揭开了奶奶和汪诗帆身世的谜底,奶奶青春时刻骨铭心的爱和汪诗帆母亲的“寄生”生活,让她见证了社会的世态炎凉,也终于勇敢地走出了内心的惆怅自卑,管住了自己心中的那条“小蛇”,接受了那个虽不完美的、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己。

 

我曾经为东华的《焰火》写过书评,应该说,这本《小满》带给我的感动丝毫不亚于《焰火》,因为它写出了当代少年的挣扎、困惑、蜕变与成长,写出了以小满为代表的少年一代,在“一团乱麻、混沌的生活中对美善、责任与温情的执着守护”。东华在创作手记中写道:每一个孩子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,青春期所特有的纯粹、饱满、梦幻般的思绪,总是有着因为智力、家境、外貌等个体间与生俱来的不同,所带来的或明或暗的底色,“由此所产生的诸如自卑、迷惘、傲慢、挫败......成为成长路上必然要淌过的泥泞,这就是女孩小满要面对的现实人生。”我想,这也是所有青少年要面对的人生。

——朱永新

 


《太好玩了,京剧!》

 

古代的交通工具比现在简单很多,不外车、船、马、轿等,由于舞台的面积很小,演员活动的空间也非常小,无法让真的车、船、马、轿在舞台上行驶奔驰,所以演员只能用非常特别的工具,如一根鞭子表示骑马,一根船桨表示划船等。鞭子、船桨的运用就是京剧道具的魅力所在。

 

推荐语

 

《太好玩了,京剧!》是张大夏先生撰文并手绘的一套关于京剧的普及版图画书。作者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好友齐如山的得意门生,他是一位京剧的全才,不仅能够唱、能够奏、能够演,对京剧的唱腔、节奏、身段了如指掌,而且精通京剧理论,擅长写京剧剧本。他还有一个绝活,是能够用画笔描绘出各种各样的京剧人物脸谱,角儿的姿态活灵活现。书中260幅精美手绘彩图,全部出自作者笔下。

 

这套书没有系统地讲京剧的发展历史、京剧的流派演变,而是用讲故事的方式,为孩子们详细介绍了京剧的重要人物、脸谱、兵器、交通工具等7大方面的内容,把京剧的知识编织在其中。如讲京剧中的交通工具,作者首先告诉小读者,古代的交通工具比现在简单很多,不外车、船、马、轿等,由于舞台的面积很小,演员活动的空间也非常小,无法让真的车、船、马、轿在舞台上行驶奔驰,所以演员只能用非常特别的工具,如一根鞭子表示骑马,一根船桨表示划船等。鞭子、船桨的运用就是京剧道具的魅力所在。再比如关于京剧中的风雷雨雪,作者讲到京剧的服装问题,谈到京剧界有一句话:“冻不死的青衣,热不死的花脸。”这是因为京剧的服装没有季节性,除了极少数的衣服以外,绝大多数都是一层里、一层面的夹衣。因为青衣(扮演女性剧中人的角色名称)要显得身材苗条,穿得越少越好,不管天气有多么寒冷;花脸(扮演武勇、粗莽之男性剧中人的角色名称)需要魁梧、壮实,必须穿很厚很厚的内衣,也不管天气有多么热。作者在讲述这些主题的同时,往往结合京剧故事的情节,如讲人物,从《岳母刺字》开始,带出了岳飞、岳母、杨再兴、秦桧、疯和尚等不同的人物,以及他们的行头扮相。这套书每一本60页左右,文字量不大,半小时就可以读完。每天读一个主题,一个星期就可以初步完成。

 

作者说,他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青少年朋友认识京剧,懂得如何欣赏,从而“滋润心灵,美化人生”,成为一个正正当当的中国人,对社会、对国家有更大更多的贡献。

——朱永新

 

《汉字就是这么来的 · 走进汉字世界》

 

“经”来自织布机上的经线,“经线总是绷紧不动,因此引申出‘恒常不变’的含义。我们常说‘天经地义’,‘经’就是不变的意思。古人将古书中价值永恒、奠定了中华文化底色的书,称作‘经’书。”


推荐语

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,汉字和博物馆里的文物一样,是历史的参与者、见证者,更是无声的讲述者。孟琢的《汉字就是这么来的》,打破了孩子对汉字的隔膜,用系统的体系、思维导图式的串联方式、对文化的探究挖掘,为孩子打开汉字背后的万千世界。

 

为孩子搭建汉字知识体系

 

《汉字就是这么来的》系列共计六册,五册按主题分类讲解具体汉字,而最关键的《走进汉字世界》一册则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,获得本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的正是这一册。作者用深入浅出、充满趣味的语言,把汉字跌宕起伏的演变史、古人造字六书、读者如何运用六书知识、拆解字义等知识,向孩子娓娓道来,并为孩子厘清人们的诸多误解,比如甲骨文不全是象形字,形声字声旁的选择也不是只要读音一致那么简单没内涵。有了这一本书,相当于带着孩子搭建起关于汉字的知识体系,避免了学习汉字时只收获零碎知识的弊端。

 

汉字思维导图将汉字串起来

 

汉字的构成是一个系统,字与字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,《汉字就是这么来的》其余五册,比较好的一点,是把基础部首作为汉字聚合的关键点,搭建起了字群的思维导图。比如“人”一章,有我们比较熟悉的“从”“众”“大”,也有让人意外的“夫”“立”“介”…… “夫”是人行了冠礼,脑袋上戴着冠;“介”是一个士兵穿着盔甲……除了按字形串联,作者在串联时还会考虑到历史文化的脉络。

 

用汉字打开文化

 

除了讲解汉字的造字原理,作者深感字有乾坤,将汉字背后厚重的文化积淀分享给孩子。比如,讲“经”的时候,会告诉孩子,“经”来自织布机上的经线,“经线总是绷紧不动,因此引申出‘恒常不变’的含义。我们常说‘天经地义’,‘经’就是不变的意思。古人将古书中价值永恒、奠定了中华文化底色的书,称作‘经’书。”看到这里,我们才第一次明白古人命名颇有深意,所谓“四书五经”“经典”是何意义。

 

这些鲜活的案例,让孩子发现,汉字并不仅仅是说话和写作的工具,更有着历史的温度,暗含着古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情怀。古人造字,“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”,汉字,记录着古人与世界的对话,记录着他们的衣食住行、喜怒哀乐、历史文化……书中,虽不能将汉字背后的世界穷尽,但得以让孩子感受到这万千世界的神奇。

——海飞

 

《天工开物:给孩子的中国古代科技百科全书》

 

用绘画的方式辅助孩子们阅读《天工开物》,不仅可以传播知识,让孩子们知道粮食、盐糖、衣服、刀枪、纸墨、车船是怎么来的,更重要的是在孩子心中传承文化,让他们了解我们先人的智慧和勤劳。


推荐语

 

由明朝末年科学家宋应星编著的《天工开物》,是中国第一本农业和手工业的百科全书,是17世纪中国生产力水平的一个缩影,也是中华灿烂文化的一颗明珠。原著共18卷,从技术的角度,把农业、手工业18个生产领域中,中国人几千年积累的经验梳理了出来,全面反映了当时的科学技术成就。面向孩子,用绘画的方式辅助他们阅读这部经典,不仅可以传播知识,让孩子们知道粮食、盐糖、衣服、刀枪、纸墨、车船是怎么来的,更重要的是在孩子心中传承文化,让他们了解我们先人的智慧和勤劳。

 

很多孩子都会背诵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的诗句,但是我相信孩子们只是记住了“珍惜粮食”的教诲,而“粒粒”怎么辛苦,很多孩子并不知道。特别是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当下,孩子们更难看到粮食从播种到摆上餐桌过程中人力付出的艰辛。绘画本的《天工开物》可以弥补这一缺憾,成为“粒粒皆辛苦”很好的注解。它用直观的画面语言“翻译”了古人记录的粮食生产流程,当然还有制糖、制盐、榨油等等需要通过辛勤劳作才能完成的制作流程,告诉孩子们身边每一件东西的制作都是不容易的,要学会珍惜。同时我想,在另一个层面上也会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印记,那就是“美好生活需要劳动的付出”。

 

近几年兴起的传统文化教育在孩子们中间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,但教育的内容整体看来重国学礼教,轻科技手工的倾向较为明显。背《三字经》、讲孔子成为课堂上的经典内容,这与我们传统文化中重视修为教化,轻视手工劳作是相对应的。其实,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水平也是相当发达的,很多工艺当时都走在世界前列。这些成果自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中国智慧的生动体现,让孩子们了解我们老祖宗积累下来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才智,比如读读《天工开物》,也是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,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有效方式。从这个层面上说,这本绘画本的《天工开物》还是传统文化的生动教材。

 

本书的绘画风格符合孩子的阅读习惯,在涉及的18个生产领域中,作品除了按原著的条理讲解了工艺流程外,还用绘画语言介绍了这个领域当今的发展状况,使古老的制作工艺与孩子们熟知的现代科技联动起来,孩子们也就更好理解了。

 

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水平是走在世界前列的,而当代中国的某些基础科学创新能力还不够强,科技发展水平还不高,这是否与我们的观念、文化、教育引导等因素有关呢?期待这些改变从孩子抓起。

——赖雪梅 

 


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

Copyright 2013 醴陵市图书馆 Powered By LLMZD
建议 IE6,1024×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